最新公告:
-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第一轮) 2019-06-14
- 关于公布“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十七次会议——环境与核能研讨会优秀报告名单的通知 2019-06-14
- 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活动的通知 2019-05-22
- 关于转发“第十届国际辐射安全与探测技术研讨会(ISORD-10)征文通知(第一轮)”的通知 2019-03-11
最新公告
联系我们
学会秘书处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102号
邮编:030006
电话:0351-2202048/2202554
Email:csrp@foxmail.com
期刊编辑部
电话:0351-2203446
微信二维码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活动的通知
2019-05-22
各理事单位、各高校及相关单位: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进一步加强核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推广,激发高校学生对核与关联学科学习探索的兴趣,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性地认识核、了解核,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发起,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将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是以“鼓励探索、勇于创新、全民科普”为活动宗旨,以通俗易懂、生动新颖的现代传播方式,展现核科技发展在能源、环境、生态、经济、医学、农学、装备制造、海洋发展、空间动力、辐照加工等相关领域中的影响与应用以及围绕有关核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等内容的创意比赛,是面向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科普性、创新性的课外实践活动。
二、活动组织
1、指导单位:国家核安全局、国防科工局、国家能源局、中国科协
2、发起单位: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3、主办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4、承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5、大赛组委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南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火箭军工程大学、核工业研究生部、国防科技大学、烟台大学等
三、时间安排
1、大赛启动会:5月10日
2、参赛报名:5月20日-6月14日
3、作品准备及高校评审:6月15日-8月12日
4、高校提交作品:8月15日前
5、全国评审及对话活动:9月
6、作品审查会:11-12月
四、参赛方式
1、参赛对象:全国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含应届毕业生。以组队形式参赛,鼓励选手跨专业组队。
2、组队要求:每组参赛团队由1-2名指导教师和2-3名学生组成,参赛队伍至少有1人为核专业学生,团队总人数不超过5人。
3、报名方式:
(1)已组建高校组委会(或明确赛事负责老师)的学校报名方式如下;登录www.csrp.org.cn网站下载电子版表格,填写完毕后发送至所在高校赛事负责老师邮箱,报名结束后,由赛事负责老师统一汇总报大赛秘书处,邮件以“学校名+报名表”命名;
(2)暂未组建高校组委会(或未明确赛事负责老师)的学校报名及作品提交方式如下:登录www.csrp.org.cn网站下载电子版表格,填写完毕后发送至大赛秘书处邮箱:csrp2017@163.com,邮件以“学校名+报名表”命名,作品提交时间提前至7月31日。
五、作品内容及形式要求
1、内容要求:作品既可以展现核科技发展对推动能源、环境、生态、经济、医学、农学、装备制造、海洋发展、空间动力、辐照加工等领域的促进作用、探索未来核能发展带来的变革,也可以围绕与核有关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鼓励关注华龙一号、低温供热堆、高温气冷堆、快堆、放射性重离子治疗、同位素热源、乏燃料后处理、辐照技术应用等8个选题进行创作。
2、形式要求:以微视频为主要展示方式,包括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动画、动漫等。格式须为MP4格式,作品大小一般不超过200MB,片长不超过5分钟,最好为高清视频。参赛作品须为原创,包含完整的内容情节,画面清晰,视频中的文字语言应为简体中文,配音和解说使用普通话。保留作品制作的相关素材,供后期审查后进行修改和完善。
六、作品评选环节
1、高校评审:参赛团队报名后,按规定时间提交参赛作品至所在高校组委会或赛事负责老师,由所在高校按照评审标准进行校内作品评选,最终向大赛秘书处推荐作品进入全国总决赛的队伍名单,并在校内公示。(校内征集作品数量≤25件,推荐名额为5件;校内征集作品数量>25件,推荐名额为作品数的20%。)
2、全国评审:大赛评委会按照评审标准对各高校推荐的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奖、三等奖和一二等奖的入围作品(其中,一、二等奖的评选将安排在“核+X”对话活动现场),评审结果在各高校和有关媒体上公示。
七、作品评审标准
1、科学性:观点科学,知识准确、内容完整,数据详实可靠(探索类作品除外);
2、通俗性:化繁杂为简明,化高深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内容表述通俗易懂;
3、艺术性:编排合理,图文并茂,色调和谐,画面流畅,影音协调,观赏性强且具有艺术感染力;
4、创新性:取材独到,设计新颖,角度出奇,令人耳目一新。
八、奖项设置
奖项以各参赛团队为单位颁发,不针对个人。
一等奖2组:奖金1万元;颁发由院士签名、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盖章的证书及奖杯;安排参加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核+X”创意大赛对话及参观活动。
二等奖5组:奖金7千元;颁发由院士签名、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盖章的证书及奖杯;安排参加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核+X”创意大赛对话及参观活动。
三等奖6组:奖金5千元;颁发由院士签名、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盖章的证书及奖杯;安排参加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核+X”创意大赛对话及参观活动。
优秀奖若干:颁发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盖章的证书。
优秀组织奖若干:颁发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盖章的证书,着重考虑各高校的活动组织、参赛作品的数量、点击量等方面。
九、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未公开发表;未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其他比赛。否则,大赛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收回奖金、奖品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参赛作品著作权归参赛团队所有,主办方享有参赛作品的出版、发行、复制、改编、播映、信息网络传播、展览、宣传、许可使用等权利。
3、所有参赛作品片头需注明“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字样,并注明参赛高校、参赛作品名称、参赛团队等信息。除片头外,作品中不得出现以上内容。
4、为及时开展作品宣传工作,所有获奖作品请在收到修改意见30天内完成修改工作。
5、为进一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提升活动品牌效应,希望各理事单位、各高校及相关单位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和高校联系渠道,以各种有效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发动更多的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
十、大赛联系人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秘书处
1、阎 信 0351-2202048 13903407522
2、李 娟 0351-2202553 18235155862
3、牛玉娟 0351-2202338 13994269095
附件1:各高校赛事负责老师联系方式
附件2:报名登记表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
2019年5月22日
附件1:
各高校赛事负责老师联系方式
序号 | 姓名 | 学校 | 邮箱 |
1. | 李 亮 | 清华大学 | lliang@mail.tsinghua.edu.cn |
2. | 王思广 | 北京大学 | siguang@pku.edu.cn |
3. | 傅云清 | 复旦大学 | fyq@fudan.edu.cn |
4. | 马元巍 | 上海交通大学 | yuanweima@gmail.com |
5. | 陈 志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zchen@ustc.edu.cn |
6. | 陆景彬 | 吉林大学 | ljb@jlu.edu.cn |
7. | 徐乐瑾 | 华中科技大学 | xulejin@hust.edu.cn |
8. | 康明铭 | 四川大学 | kangmm@ihep.ac.cn |
9. | 程 伟 | 北京师范大学 | 99039@bnu.edu.cn |
10. | 王岩磊 | 兰州大学 | 171723068@qq.com |
11. | 巫英伟 | 西安交通大学 | wyw810@mail.xjtu.edu.cn |
12. | 张昊春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ces@vip.126.com |
13. | 王杨云 | 苏州大学 | yywang578@suda.edu.cn |
14. | 杨 毅 | 南京理工大学 | yyi301@163.com |
15. | 李科艳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48775110@qq.com |
16. | 李灵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lilingdong@hrebu.edu.cn |
17. | 庞 波 | 深圳大学 | bo.pang@szu.edu.cn |
18. | 赵珥希 | 华北电力大学 | zhaoerxi@ncepu.edu.cn |
19. | 徐小强 | 成都理工大学 | 763755817@qq.com |
20. | 颜廷志 | 东北电力大学 | 179463567@qq.com |
21. | 周建军 | 三峡大学 | zjj6958@sina.com |
22. | 唐 逸 | 西南科技大学 | 261022772@qq.com |
23. | 何正忠 | 南华大学 | 286573193@qq.com |
24. | 杨坤杰 | 烟台大学 | kjyang@ytu.edu.cn |
25. | 周 勇 | 东华理工大学 | 517940421@qq.com |
26. | 姜 静 | 国防科技大学 | jiang-jing.68@163.com |
27. | 吕 宁 | 火箭军工程大学 | lvning1108@aliyun.com |
28. | 周文平 | 沈阳工程学院 | zhouwp@sie.edu.cn |
29. | 赵 敏 | 核工业研究生部 | 412849452@qq.com |
30. | 田书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609191745@qq.com |
注:各校排名不分先后
附件2:
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
报名登记表
姓 名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身份证号码 | |||||
学 校 | 院 系 | |||||
专 业 | 参赛作品名称 | |||||
联系方式 | 电子邮箱 | |||||
团队人数 | 指导教师人数 | |||||
团队其他成员 | 姓名 | 院系/专业 | 联系方式 | 身份证号 | ||
指导教师 | 姓名 | 院系/专业 | 联系方式 | 身份证号 | ||
注:1.每组参赛团队由1-2名指导教师和2-3名学生组成,参赛队伍至少有1人为核专业学生,总人数不超过5人。2.填表人默认为参赛团队第一创作人。3.请于6月14日之前将报名登记表提交至所在高校赛事负责老师邮箱或发送至大赛秘书处邮箱:csrp2017@163.com,邮件以“学校名+报名表”命名。 |
下载链接:
1、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活动的通知
2、附件2-报名表
上一篇:
下一篇: